常见问题

黑水角阀阀芯碳化钨阀芯在高温高压烧结过程中,温度和时间控制有何讲究?

碳化钨阀芯在高温高压烧结过程中,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至关重要,以下是具体讲究:


温度控制

  • 预烧阶段 :一般在 800℃-1000℃左右,此温度下碳化钨粉末开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,如去除吸附的气体和水分等。升温速率不宜过快,通常控制在 5℃/min-10℃/min,避免因温度骤升导致粉末颗粒表面产生裂纹或内部应力增加。


  • 烧结阶段 :温度需升至 1400℃-1600℃左右,这是碳化钨阀芯烧结的关键阶段。在此温度范围,粉末颗粒间的原子开始活跃,逐渐扩散并结合,使阀芯的密度和强度不断增加。升温速率一般控制在 10℃/min-15℃/min,以确保温度均匀升高,防止局部过热或温度梯度过大引发缺陷。


  • 保温阶段 :达到烧结温度后,需保温一段时间,通常为 1 小时 - 2 小时。这能使碳化钨粉末充分烧结,晶粒长大,致密化程度提高,从而增强阀芯的硬度和耐磨性。但保温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晶粒过度长大,反而使材料变脆,一般不超过 3 小时。


时间控制

  • 根据坯料尺寸和形状调整 :坯料尺寸较大、形状复杂的碳化钨阀芯,烧结时间需适当延长,以保证热量能均匀传递到整个坯料,确保内部和外部都能充分烧结。比如大型的阀芯坯料,保温时间可能需要 2 小时 - 3 小时,而小型简单坯料 1 小时左右即可。


  • 依据材料成分与性能要求确定 :不同成分的碳化钨阀芯,其烧结时间有所不同。若在碳化钨中添加了钴等粘结相元素,烧结时间会相应调整。以 WC-Co 硬质合金为例,含钴量较高时,烧结时间可适当缩短,因为钴能促进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;而含钴量较低时,烧结时间则需延长,确保碳化钨颗粒间能充分结合。


在整个烧结过程中,还需注意以下几点:

  • 温度测量与监控 :采用高精度的温度测量仪器,如热电偶等,对烧结炉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,并配备自动控温系统,确保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。定期校准温度测量设备,避免因仪器误差导致温度控制不当。


  • 烧结炉内气氛控制 :通常采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烧结,防止碳化钨在高温下被氧化。在烧结前,需对烧结炉进行抽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,如氩气等,确保炉内气氛的纯净度。在烧结过程中,合理控制气体流量和压力,维持稳定的保护气氛环境。


  • 升温速率与冷却速率的协同控制 :除合理控制升温速率外,冷却速率也不容忽视。烧结完成后,应采用适当的冷却方式,如随炉冷却或控制冷却速率在一定范围内,避免阀芯因急剧冷却而产生内应力和裂纹。例如,对于一些高精度的碳化钨阀芯,冷却速率一般控制在 5℃/min-10℃/min,直至温度降至室温附近。